花瑶以龙犬为图腾崇拜,服饰艳丽,风俗奇特,是一个神秘的族群,尤其是花瑶女,四季身着裙装,与他们所处的寒冷的气候环境有些格格不入,无论是长期与他们生活在同一环境的其他各族,还是外来旅游者,都对他们的服装形态与气候条件的反差心存疑惑,更增添了花
瑶族群的
神秘感。事实上,花瑶的这种服装形态与其传统文化与
民俗有关,据花瑶聚居的虎形山
瑶族乡奉才保老人收藏的《雪峰山
瑶族诏文》记载,花
瑶族群为了躲避战乱,经
广西桂林辗转洪江、溆浦等地迁徙而至雪峰山的崇山峻岭中,自
明朝末年开始在虎形山一带安居乐业,这说明花瑶在定居雪峰山之前居住的地方为桂林、洪江、溆浦等地,这些地方海拔比花瑶现居地低1000米左右,气候温暖,女性着裙装并形成民族服饰样式的传统不足为奇,有着裙装传统的花瑶迁入高寒山区后,单薄敞口的
筒裙与冷冽的寒风的对抗延伸为传统习俗与环境条件的对立,充满智慧的花瑶女性用
挑花化解了这一组矛盾,他们在
筒裙上
挑花增加厚度以提高保暖性,这样既承袭了传统的服装形态,又可以更好地抵御寒冷。花瑶称
挑花为“嘎杯哟”(瑶语音译),是“那块大
石头”的意思,当地
汉语方言为“花碌嘊”。相传,
瑶族挑花是跟着
石头学会的,
师傅是“花碌嘊”。“花碌嘊”是一个小
地名,位于虎形山
瑶族乡铜钱坪村,那里有一块很大的麻石,麻石上面长满像花纹一样的石苔,据说花瑶
挑花就是跟这块
石头学习的。花瑶
挑花有一种常见的图案,名字也叫“花碌嘊”,可见,花瑶迁徙到雪峰山定居后才开始学习
挑花,其
挑花最原始的动因与功能就是为了继承传统的民族服饰风俗与适应生活环境的自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