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莱戏彩娱亲》佛山题画木版年画,
刻画了已年老的(留有象征
长者的长胡须)老莱子身着彩衣,手持拨浪鼓,手舞足蹈地为端坐于堂前的双亲戏耍。老莱子系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在《
史记·
老子传》中记载老莱子是与
孔子同时代的人,著书十五篇;《
汉书·艺文志》中载有《老莱子十六篇》,但著作现已失传。刘宋师觉授的《
孝子传》有莱子故事的一个较早版本:“老莱子者,
楚人也,行年七十,父母俱存。至孝蒸蒸,常着(原文为著)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因僵仆为婴儿啼。
孔子曰:‘父母老,常言不称老,为其伤老也。’若老莱子可谓不失孺子之心矣。”山东武梁祠
画像表现了四个人物:老莱子的父母坐在帷幔下的榻上;一位妇女手持一盘子,正在侍候他们进食;右边,老莱子跌倒在地并抬起手臂。
武氏祠前石室中有(原文无“老”)莱子和父母三个人物,老莱子跪在父母前面,手持顶端有鸟的杖,这种杖叫做鸠杖,是汉政府赠给耋龄之人的。这件器物因此
表现老莱子的
年纪。然而,另一种解释是这只鸟是(原文无“老”)莱子用来取悦父母的真鸟。44浙江海宁东汉
画像石墓、在
四川乐山东汉
柿子湾岩墓、河南邓县南朝彩色
画像砖墓、洛阳北魏宁懋石室和
孝子石棺上、孟津宋张君墓像石棺、巩县宋墓石棺、嵩县宋壁画墓甬道和墓室内、荥阳孤伯嘴宋墓、荥阳司村宋墓、林县城关宋墓、山西壶关县东柏林乡南村宋哲宗元祐二年墓中人物砖雕第14号砖、
甘肃宋元墓葬
画像砖、山西永济金代石棺墓棺帮、
甘肃清水电峡金墓砖雕彩绘(图3-16)、45
山西芮城元潘德冲墓等均有老莱子行孝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