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州乡拉下村明代水文字墓碑的图案中,朴实地展示出一幅古代水族社会丧葬的习俗。其墓制特殊,为
长方形状石砖垒砌,不用一点灰浆,而且垒得整齐划一,多达五六层不等。刻有水文字的碑面高约100多厘米,宽140厘米,长约220多厘米。整座墓碑、碑门、碑帽以及碑柱等都
雕刻有各种图案及水族古文字。其中:图A,左为一位左手执一把已打开的伞,右手捏着根绳子的男子,象是在前方引路。右为一位右手执
羽扇,左手持铜斗烟杆在殿后的男子(
羽扇是驱邪之物,铜又能镇妖降魔之物)。
羽扇、铜在生活中是极为重要的用品,但用在点子上,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之作用。图B
刻画更为精细,可说是
典型的力作。右边是一人骑着马,一手拿着马缰,另一手拍马背,而此时左边的一头水牛正向前迈步,两者之间平放一面铜鼓,鼓面上放着三枝花(也可说是三炷香)。这种图案构思十分精巧,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两相和谐,令观者悦目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