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
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于1998年建立,此后由
贵州向周边的西部省区推广延伸,
广西、
云南、内蒙都创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生态博物馆。
广西的生态博物馆群确立了“1+10”模式,有了更多的创新。即以
广西民族博物馆为
龙头和平台,作为核心引导和带动,辐射
广西区内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形成高效联系与协作的整体。壮族是
广西的主体少数民族,建设具有代表性、能充分反映壮族历史与文化的壮族生态博物馆是重点,如靖西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龙胜县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和那坡县达文黑衣壮生态博物馆。这些生态博物馆构成了
广西体系较完整的壮族文化保护区域与壮族文化研究的基地。其中靖西和那坡的壮族纺织工艺独具特色。一切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都是生态博物馆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实物都是当地百姓的历史记录。此外,还设有反映当地历史概貌与民族文化的专题陈列,鼓励村民参与管理。生态博物馆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村落全部文化为保护对象,各种文化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保护中谨慎地开发、利用,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和独特性。传统纺织工艺是民众社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将其还原到民众生活的真实环境中,才可以更深入探讨其发展和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