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瑶老制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政治组织。解放前连南
瑶族社会具有下述特点:一个排由若干姓氏的居民组成,而各姓氏则分別相对地聚居在一起,瑶老的产生具有血缘与地缘的双重性质;生产资料的占有早已是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出现了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但由于长期受外族的围困而封锁于深山之中,社会发展非常缓慢,直至解放前夕,富裕阶层仍然没有完全脱离生产劳动。因此,在排内除了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对抗外族侵扰的一致性之外,还存在着内部的利益矛盾,如大姓欺小姓,强房欺弱房,姓氏房族之间的械斗时有发生,富者贪婪,办事不公,损害群众利益等等。瑶老制虽然不是阶级社会常见的统治机构,但也远非原始
氏族部落的民意代表。实际上,在众多的办事老人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少数具有下列条件的人:一富裕;二
子孙众多;三会与官府打交道,这部分人我们通常叫做上层老人。他们虽然在某些事情和某种程度上反映群众利益,但
大都失去了公众
领袖的品质,有些在处理纠纷案件,特别是人命案件中,左右挑拨,扩大事端,甚至勾结官府上下,从中取利。瑶老制已平衡不了各不同姓氏房族之间的利益,也不能使自己与群众保持一致。因此,一旦有了由广大群众真正当家做主、代表群众利益的政权出现,人民群众是易于接受的。这是人民政权取代瑶老制的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