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发祥于什么地方?这曾是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要弄清
瑶族发祥地,必须弄清
瑶族与古代哪一族群有渊源关系。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明末清初的学者
顾炎武。他根据
史书的记载,指岀:“瑶乃荆蛮,壮则旧越人也。”根据这一说法,
瑶族与
先秦时期楚国境内的荆蛮有关,
瑶族的发祥地应当在今湖北境内。
民国时期,徐松石先生认为
瑶族源于“摇民”,原始居地在今江、浙一带。20世纪
五六十年代,多数学者主张
瑶族源于秦、汉时期的“
长沙、武陵蛮”,把
瑶族的发祥地定在今
湖南的
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区,其中也有人认为,还应包括湖北、
四川、
安徽、
河南、
江西、
陕西、
贵州等省的部分地区;有的学者认为
瑶族源于“五溪蛮”,原始居地在
湘西及黔东北。20世纪80年代重新讨论
瑶族族源,有人主张
瑶族源于古代东夷中的某一族群,发祥地在今
山东境内,有人主张源于古“摇民”,发祥地在闽、浙一带,有人主张源于古越人,发祥地在
江苏、
安徽一带,有人主张源于“羌戎”,发祥地在
四川、
甘肃交界的
岷山地区,也有人主张
瑶族、苗族、畲族同源于“三苗”,发祥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2000年11月中旬,广西瑶学学会在恭城
瑶族自治县召开学术研讨会,专门讨论了
瑶族起源问题。与会者(包括苗族学者)经过讨论,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认为
瑶族、苗族、畲族有共源关系,他们的发祥地应当在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