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8月,国民党军队纠集重兵分七路围剿东兰、凤山根据地。
瑶族人民积极投入到了“反围剿”的斗争中。在东山瑶区,兰茂才率领的东山
瑶族独立营采取“引、击、炸”战术,将地雷埋在大山沟,以小部兵力将敌人引进来,然后引爆地雷,再两边夹击,消灭敌人。在都邑区,都邑
瑶族独立营一百余人与国民党东兰县长徐家豫率领的县民团三百余人在果棉峒发生激战。
瑶族士兵英勇奋战、殊死搏斗。敌随军记者描述了当时战争的场面:“双方
战斗异常激烈,最后我军用迫击炮和机关炮反复轰炸和扫射,才攻陷果棉峒”。战争之惨烈由此可见。在西山,西山
瑶族独立营的战士也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
战斗。在反“围剿”
战斗中,
瑶族群众全力支持红军。他们把粮食、食盐藏进山里,送给红军。有的甚至还为掩护红军,英勇献身。韦拔群喜欢用
瑶族战士担任警卫员,认为他们对革命较忠诚。
瑶族营长兰茂才率部在东兰、西山活动时,敌人搜查到
四十余名瑶壮各族群众,威逼他们交出红军,群众誓死不从,后全部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