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除原有的
乐器外,
瑶族较多地使用了从汉、壮族地区传入的锣、铜鼓、铙等
乐器。故
史籍上记载说,思恩瑶,“岁首祭先祖,击铜鼓跳跃为乐。”
广东八排瑶,“正月初一日,鸡鸣先击米箕,后击锣鼓、放铳、吹牛角……元宵,击锣挝长鼓,跳跃作态。”
广东连山
瑶族,“上元日吹牛角,歌瑶歌,具金鼓。”婚嫁之日,“主人鸣鼓奏金而相迎”。此外,还有部分
瑶族使用
木杵、石鼓、石角为
乐器。
湖南新田
瑶族,“又有
乐器,名长簇,长三尺余,刳梓木为之,皮冒两端,大小均击腰鼓。大者如柱,长或逾寻,负以二人,击其一面,男女罗列,笙歌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