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既然
东西南北中均有蛮,那么瑶与哪一方蛮有密切关系呢?东西北中四方之蛮,毫无疑问与
瑶族关系不大;唯有南蛮与
瑶族关系密切。《粤述》引《风俗通》云:“蛮类有八,一曰:‘侥蛮’,戎类有六,一曰‘尧戎’。若然,则今瑶人盖蛮戎之种类也。”《
周书·异域上·蛮传》:“蛮者,盘瓠之后。”《舆地纪胜》:“蛮者,盘瓠之种。”瑶盘民自称盘瓠之后,可见瑶与蛮有渊源关系。《宋史》亦有以“蛮瑶治蛮瑶”、“桂阳监蛮瑶内寇”之记载。蛮瑶连称,说明瑶出于蛮。
瑶族人民珍藏的《过山榜》亦称瑶为蛮。
越南民主共和国瑶胞珍藏的一份《过山榜》载,
盘古王(盘王)分成十二支,其中:“第二支到
湖广山区,称湖蛮;第三支到洛阳,称为唐胡蛮;第四支上北山,称为秀阳蛮;第五支入云南山区,称为高贤蛮;第六支到
越南山区,称为小板蛮;第七支到
陕西山区,称为
蓝靛蛮;第八支入桂林山区,称为八姓尊蛮;第九支入三当山区,称为三当蛮;第十支入云南山区,称为
庄子蛮,第十一支入
福建山区,称为白裤蛮;第十二支入
贵州山区,称为
芭蕉蛮。”这十二支就是
瑶族的十二姓,正如《过山榜》所云:盘护
夫妻自后不觉多年,所生六男六女。评王闻知,喜之。即刻传下敕旨:封盘护为始祖盘王。敕赐六男六女为王瑶子孙。……为人道初,许皆自称为瑶人。瑶子瑶孙也。就安十二姓:“长男盘,其余沈、郑、黄、李、邓、周、赵、胡、冯、包、蒲。敕令六男六女,婚娶外姓子女为妻,以全其十二姓之源之。如男婚女配,分居各爨,承奉十二姓
香火。开发十二姓宗支。而后必有绵远之裔,皆不可刻其盘护之根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