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永安寺。永安寺位于
山西省浑源县城东北隅,始创于金,传说在元延祐二年(1315)由永安
节度使高定重建,
明清两代又多次修葺。目前留存的元代建筑为传法正宗殿,殿内四壁满绘
壁画。其中北壁明间板门两侧绘有高大的十
大明王像,气势雄壮,应为明代作品。东西两壁和南壁两梢间全部为水陆法会图,即儒、释、道三教仙佛鬼神和往古亡魂集体朝拜
释迦牟尼的
图像,共计有864身,可能是明代粉本清初绘制。各类人物依其身份司职组合在一起,每壁有上中下三列,蔚为壮观。人物造型面部多俊秀端庄,排列略显拘谨。服饰、冠戴为明代样式,更难得的是,服饰上都绘满
纹样,而且种类较全,有
几何纹、
花卉纹、文字纹、
龙纹及其组合
纹样。此外在绘制技法上喜用沥粉贴金法绘制
火焰纹、团
龙纹、
四合如意云纹等,代表了清初
山西民间
画师的绘画特点。为保护
壁画,我们无法近距离拍摄。所幸文保单位已将原作复制为等大的
壁画长卷展示在悬空寺下,
色彩、
纹样以及各类细节比直接看原作更为清晰,大量的服饰
纹样由此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