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端节跑马讲究配鞍而骑,如实在没有马鞍者,也要用色彩艳丽的被面折叠于马背作替代。配鞍而骑是
典型的北方民族
骑马习俗,这与南方民族“不鞍而骑”的习俗截然不同。有的学者以此认为这是水族来源于北方的一个佐证。马不仅可以代步,也是古代征战过程中最重要的战争工具。民族史、民族学、民俗学等研究表明,水族大约在秦汉时期才迁徙到现今居住地定居下来。水族大规模迁居的原因,既有天灾,也有人祸。水族民间故事《
百褶裙哪里去了》就说,
远古时候水族居住在“西雅”,后来因为天旱闹瘟疫,人们才不得不往北边的大山迁徙。《敬霞节的由来》则是说,水族
祖先原来居住在隔鸟河靠捕捞鱼虾过日子,随着人口的增加,河里的鱼虾越来越少,无法维持生活,人们听从
石头——“霞神”的指点,溯流而上,开始了定居的农耕生活。历史研究表明,人祸(战争)也是水族迁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作为“骆越”一个支系的水族先民在今天南宁邕江流域(水族古歌中称之为“岜虽山”)一带生息繁衍。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命尉屠睢发兵50万分五路攻打
岭南,遭到西瓯、骆越的顽强抵抗,历时7年才最终打败
越人。“由于战争的影响,水族先民被迫带领子孙沿
龙江溯流而上,逐渐往黔桂边境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