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节是怎么产生的?传说水族的远祖迁至今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一带,便在此定居,后因地方太小,住不下这么多人,又分别散至周边居住,并决定三年后的水历年底来三洞拱登祖公住的地方团聚。三年后,当人们再次团聚时,有一队衣着古怪的人马拿着梭镖、
弓箭、砍刀也来到三洞,并声称这一带是他们
祖先开发的,强迫水族全部搬走。经过一番拼斗,入侵者落荒而逃。一天夜里,一个
仙人托梦告诉拱登,称入侵者会在第二天放瘟疫毒害他们。于是,拱登便
带领大家上坡躲避,可是上山后,小孩哭闹不止,马也狂躁不安,于是拱登叫大家拉马比赛,待
太阳下山后才回家,发现留在家里的猪牛鸡鸭果真全都被毒死了,于是大家摆酒庆贺免于瘟疫。此后,水族每逢水历年底都来庆贺,称作“借端”。过了若干年,大家都感到每次过端都需走几天,太疲惫,于是大家商议以远祖安葬的亥日为端节,轮流过端。
古时分为9批,现在分为7批:第一批过端节的为都匀市奉合、阳和、基场乡地区;第二批过端节的为三都水族自治县拉佑、水东地区;第三批过端节的为三都水族自治县恒丰、中和、廷牌,独山县、榕江县、丹寨县、雷山县等地区;第四批过端节的为三都水族自治县塘州乡、榕江县等地区;第五批过端节的为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乡、都江地区,榕江县、从江县等地区;第六批过端节的为三都水族自治县牛场乡地区;第七批过端节的为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地区。端节批次顺序不能颠倒混乱,具有严格的民族约束力。其他各地过端者,按各自传统时序分别于上述各亥日过节,如都江区坝街的水族与中和区中和乡同在第四个亥日过端,因为坝街的水族是从中和乡迁去的,住地虽然变了,但过节时间却仍旧保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