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些要求,1964年,仅
广西就在包括
瑶族地区在内的26个县836个公社15964个生产队开展了“民主改革补课”。“社教”运动中的“民主改革补课”,同样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对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夸大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性,因而犯了扩大化的错误,错误地打击了部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和少数民族群众,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没有给予充分尊重,有的甚至被强迫改革或取消,给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蒙上了
阴影。如,
广西十万大山
瑶族地区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虽然产生了某种程度的私有制和贫富差别,但阶级分化并不很明显。在民主改革时采取不划阶级的办法本来是正确的。但1958—1959年的“民主改革补课”中硬要划定并批斗、关押一批所谓地、富、反坏分子,把群众的一些合理要求,甚至保留风俗也看成“阶级斗争的新动向”,不少干部群众遭到无辜迫害,民族关系遭到严重创伤,群众的积极性严重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