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住较松散的
松潘小姓沟,寨中同家族的几户人家在居住空间上较接近而形成一个个的圈子,如同寨中之寨。如前面曾提及的
小姓沟埃期村,共有三个组(队)。一组与三组同在阴山面,聚落相近;三组在
阳山面,与前二者隔着山沟。一组的人自称是“背基”人,二组的人自称“
北哈”人,三组的人自称“洁沙”的人。在
汉语中,他们认为“背基”、“
北哈”、“洁沙”都是“寨”。这三个
寨子的人,对外都自称是“美兹不”人,以
汉话来说就是埃期村人。然而,在
寨子中还有更小的“
寨子”。如二组是由“
北哈”与“
梁嘎”两人群单位构成。“
梁嘎”约有五户人。“
北哈”中又分“木佳”、“措河”、“戈巴戈”、“罗窝”等“寨”,每一“寨”只有二至六户人家。这是由大而小,分裂性
村寨结构中最小的族群认同单位。无论如何,对村民来说,这些传统的人群区分是根深蒂固的。它不只是涉及一些
神话传说,更涉及自然资源的划分。以下是该村一位二组(队)老人的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