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由于
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官商合一,搜刮民财,农民无法生活,揭杆起义,天下大乱。从明代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直到清代
顺治末年(公元1661年)杨家埠几经战火。《杨氏宗谱》慨叹:“谱帙沦于兵焚”。“宗谱之亡,亡于明季鼎革之前,谨按
崇祯己卯(公元1639年)大兵略地,济南陷流寇窃发二东之罹害也倍酷。
壬午(公元1642年)冬,大兵自登莱西返,土寇少靖。至癸未(公元1643年)二月间,曹滕之寇自青郡来者,抢掠村落,室无瓦全。继又有于七之乱(公元1648——1661年)寒亭以南尽为灰烬矣。我村适当其冲,死绝逃亡,共仅存者半喘息于烬余之际”。可想而知,杨家埠年画业当也难逃毁灭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