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同科生长在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历史阶段,自己又处于社会最底层、他没有成年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整日忙于扎风筝、画年画、做
玩具养家糊口。随着年龄的增长、
技艺的长进、名望越来越高、客户越来越多,
收益日渐丰厚,他在三十岁左右时,已经摆脱了贫困。可是,好景不长,一九四三年
春节前,杨同科去赶潍县集销售家堂轴与财神轴。不幸被日本鬼子抓住,押解到寒亭高庙,整整关了六天,家中倾囊而出才把他赎了出来。呕心沥血
三十年的拼搏,好容易吃上一顿饱饭,结果,转眼之间又落个一贫如洗。为什么安于本分,勤于进取的人总是“命苦”,杨同科没法理解。从此,他对人的态度开始冷漠,对社会不理不睬,一头钻进杨家埠的民间艺术之中,一方面借此寻找精神上的寄托,进行自我安慰,从中找到些乐趣,一方面维持自己和家庭能够保住性命的生活。因此,他的作品
向来总是一丝不苟,件件都显示自己最高的
技艺水平,不存在单纯谋利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