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种历史背景的局限,明代的杨家埠民间
木版年画题材内容比较狭窄,主要是为满足当时人们信仰方面的要求,生产门神、灶王、财神等。绘刻作风工丽缜密,人物
肖像似《妙运连花经引首》(宋庆元间,约1200年刻本)与《小字妙法莲花经引首》(宋庆元间,约1200年刻本)中的护法
武士、
菩萨、仙佛等。年画中诸神头上的佛光则是原封不动,从这些木刻画上搬来的。这些作品的特点:第一,具有
宗教木刻画构图严整、精致、烦琐的特点。第二,
绘稿与镌版艺人功力深厚,一丝不苟,由于他们的苦心经营,构图严整而无板涩之感、结构缜密而无拥塞之弊。线条犹如屈铁盘丝,刚劲挺拨、转折如意、精工秀美。第三,它摆脱了
宗教木刻画的束缚,在门神、神马中加进除邪驱恶、祈福迎祥的内容,用所画之神的意志,体现当时人们的追求和愿望。从而使“神”离开
寺院与
信徒之手,成为独立的年画形式,进入各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