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民阶级(
资产阶级的前身)的经济地位日益提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兴未艾。市民阶级的乐观自信和对现世生活的注重,造成了
世俗文化(包括法学、文学、造型艺术和音乐舞蹈等等)的繁荣。这不能不对
宗教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在
基督教知识分子当中,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也产生了对教义的新的理解,更加强调人性的地位,强调人性与神性的一致(所谓“人乃按上帝的形象造成”),强调个人与上帝的直接相通。这些
宗教思想中的最后一条带有强烈的神秘主义气息,但却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抬高了个人的地位,适合于
资产阶级对个性解放的要求;二是贬低了教士的中介作用,适合于
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统治和整个封建制度的需要。所以这一条
宗教思想成了后来
宗教改革的旗帜。在这种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
宗教思想的背景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包括
宗教的和
世俗的艺术)克服了中世纪艺术中抽象化、概念化、公式化的倾向,突破了枯燥、冷漠、单调、死板的格调,呈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肯定人性,标榜理性,颂扬人生,赞美自然,大量
表现人体美、女性美、裸体美。即使在
宗教题材的作品中,也充满了这种新的精神风貌,渗透着常人的生活
情感和人生趣味。在
宗教绘画中,耶稣基督
神人二性中的人性一面,受到了最充分的强调;圣母玛利亚作为
基督教中女性因素的代表,被赋予了最完美的、温柔贤淑的女性和母性。这些描绘和
表现,由于
几何透视、光学和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得到了有力的加强,并具有了现实主义的特征,更加符合比例,符合生活原貌,形神兼备而不失理想化。总之,在新的世界观(包括新的
宗教观)影响下,审美理想一扫中世纪的厚重阴暗,而代之以对现实感受的完美与和谐的追求,对人生幸福和高尚理想的肯定。这一切又
表现为一种雄伟壮丽、欢快明朗的艺术
风格。在这个需要巨人同时也产生巨人的时代,艺术巨匠,灿烂若群星;传世佳作,勃发如春笋;艺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取得了空前的繁荣和成熟。这一切,归根到底是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正是新的社会生活,给这一时期的艺术带来了新的
表现内容,为之提供了新的思想观念,同时在
宗教思想和
宗教生活中引起了新的变化,并通过这种变化影响了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