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位于
安徽、
浙江与
江西的交界之处,明清时期有休宁、歙县、黟县、绩溪、祁门、婺源等六县。
徽州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以刻书为例,在明代中叶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刻版中心,其
书籍版画
插图富丽精工,更是代表了当时版刻的最高水准。
徽州刻工高超的
技艺,对
徽州年画甚至
安徽年画的刻印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因此形成了
徽州年画“尚精尚雅”的艺术特点。据调查,
徽州年画在明代已有生产,清代出现繁盛的局面,产地遍及六县,仅乾隆年间就有大型画店和作坊十八家,皆自产自销。清末以来,
徽州年画受到多次冲击,作坊纷纷倒闭,生产逐渐断绝,仅有少数年画作品存留至今,如丁云鹏绘画、明代刻印的《四贤图》
四条屏和清代套色版《新出唐朝薛丁山挂帅征西图》
四条屏等,代表了明清时期
徽州年画的最高水准。从
徽州年画的题材内容来看,驱邪纳福的门神、灶王以及
祭祀用的仙佛、祖师等乃是其大宗。这也形象地反映了旧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和
徽州地方的风俗习惯。收入本书的一组精美的清代
纸马作品,根据藏家提供的信息,即产自
徽州。这些作品承袭了
前代宗教版画
古朴粗犷的作风,同时又不失徽派木刻注重线条、
风格娟秀的艺术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