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在服饰上的「民族化」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作为「汉民族」边缘的「少数民族」本质。
从前模糊的汉与非汉区分,在民族分类、识别之下,在强调民族文化特质的各种论述与活动中,无论在主观认同上以及在文化表征上都有「鲜明化」的倾向。当然,以服饰而言,这种民族文化鲜明化的主要背景之一毫无疑问是经济条件改善与物资(
彩布与
彩线)供应无缺。然而,当今羌族会购买使用这些
彩布、
彩线来
缝制妇女服装,则有更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与意义。以下我将说明,在「民族化」过程中,如何形成各种社会群体的内在认同与区分体系,以及这些认同与区分体系如何经由各种类型的社会权力关系表达在妇女服饰上,以及作为外在文化表征的羌族妇女服饰又如何被不同的社会群体理解、诠释,以强化(或修正)各群体的内在认同与区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