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中国传统社会,年画与
文人画等其他画种相比,虽然下里巴人的味道浓重一些,但是不管是就单张印数还是就重版次数而言,其发行量无疑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就给传统年画印刷和销售行业提供了丰厚的
利润,吸纳了相当多的就业人群,形成了传统社会里的一个重要行业。虽然近年年画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但是在收藏成为时尚的今天,古老的年画因其收藏潜力巨大而获得藏家的青睐。比如,一张
民国时期的年画印刷品,收藏市场的价格可以达到500-2000元;甚至一张“文革”时期的年画印刷品,价格也可以达到数百元。实际上,年画印刷品和年画的收藏价值完全不能同日而语,因为一块
木雕版最多只能印几万张就报废了,与传统印刷品相比,
木版年画的发行量和存世量无疑都是极其有限的。物以稀为贵,随着时光流转,具备优良投资属性的
木版年画无疑将会实现价值回归。近年来国内收藏界已经逐渐兴起一股年画收藏热,一些先知先觉的藏家已经捷足先登,不仅将目光转向明清古木刻版或锁定某些古老的年画品种,一些存世稀少、价值不菲的古版年画更是成为收藏市场激烈争夺的对象。比如2004年
广州嘉德精品年画专场
拍卖会上,一些品相相对完好的明清
木版年画价格多在万元以上,其中一幅明代
木版年画《
寿星图》更是拍出了7万元的高价。迄今为止,年画收藏热还在不断升温,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发行的年画不断受到藏家的关注,甚至新
中国成立后,一些民间艺术家的精品之作,比如贺友直的《小二黑结婚》也成为收藏市场上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