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将打破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封闭状态,造成内外文化的互动,使当地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下发生各种变化。相对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言,这种变化可以说是一种“瞬间”的突变和巨变。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为少数民族地区凝固的生活秩序注入了无穷动力,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封闭落后地区同外界的接触与联系越来越多,尤其是广播、电视和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城市文化倾泻性地展示在那些单纯、朴实的人们面前,为他们送来各式各样的“文化大餐”。丰富多变的现代网络平台使其视觉神经受到强烈的刺激,得到从未有过的感觉,同时,因经济落后而导致的自卑心理和崇外思想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会促使其中的一些人(尤以
青年人)对这些新鲜、时髦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竞争中丧失大量原有的受众群。另外,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着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化趋近,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蜕变。随着瑶族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审美观念的改变,在很多少数民族村落中原本的民族服饰已不完全或完全汉化。很多瑶族青年都已不穿着自己本民族的服装,更不用说制作本民族服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