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拂尘纸《少华山》画面上方是实线,左、右、下三面有宽度约2厘米的边框装饰,是
万字图案和
花草图案的组合,边饰纹样的特殊之处在于以画面水平方向的中线为界线,左右分别以三种
纹饰组成且完全对称。画面左上角竖排印刻剧目名称“少华山”,同时也交代情节发生的地点。在每位人物形象旁皆有人物名字,“倪俊”是从右到左横排印刻,“殷璧莲”是竖排印刻。画面
构图追求稳定性,帷帐如一个马鞍平稳地放在中间,将人物形象分割在画面两侧,如同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无论是背景、道具、人物还是绘画形式均能构成两幅独立的年画作品。此外,画面两侧的黑白布局也相仿,都以人物形象及其紧邻的环境形成
黑色墨块,其余描绘采用阳刻线条。倪俊所穿
长袍及背后桌案和殷碧莲所穿大
坎肩及身旁墙围均采用
阴刻手法,形成画面的两个视觉中心,在画面
构图上彼此呼应。年画艺人对人物形象的神情和动态
刻画得惟妙惟肖,堪称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精品。倪俊被年画艺人安排在画面左侧双手烤火,低头向右陷入沉思。殷碧莲左手掀开布帘,右手托腮,面露胆怯、羞涩,莲足轻抬,正迈步向前,却扭头注视着倪俊。画面背景的砖砌墙围和满铺方砖充满地域特色,帷帐上有显示喜庆
色彩的图案,而倪俊身后的桌案造型采用焦点透视法,显然是受到了西方绘画理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