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最能显示看家本领的,还是高密民间
画师们的“细心粉脸”与“
眉眼巧画”。在扑灰年画的
人物画中,除关公为红脸外,绝大多数人物是“粉脸”。这是一种微红的肤色,依照
中国北方人的人体审美情趣,“面如桃花”的健康美成为高密民间
画家们笔下永远流行的时尚,这种时尚甚至风卷了年画人物中的老人形象,鹤发童颜成为老寿星的理想化
表现。在过去常常用
官粉溶化于水中,然后笔尖微点原红来调和一下,从而产生这种“粉脸”的红润效果。但是以前的
官粉常常含铅很重,画子的
脸部经过年深月久就会氧化发乌,所以如今遗留下来的那些扑灰年画老样子,尤其是大挂子美人图中的
仕女,面部已经渐渐褪色,
昔日的花容月貌大多变得黯淡憔悴。在工艺流程中,“粉脸”是“
眉眼巧画”的前提,调和颜料与“粉脸”的用具及过程往往是各画坊秘密。笔者在姜庄镇甄家屯老艺人王秀鸿的家中,曾看到一把“粉脸”用的祖传
画笔,系纯狐毫
精制,轻柔松软,不知为他粉过多少张富有弹性、透明红嫩的俏脸!至于“
眉眼巧画”,是结合“描子勾拉”同步实现的。“
眉眼巧画”往往也是各个画坊间秘而不宣的法宝。待
脸部粉好,水分完全挥发,由技艺高超的
画师巧妙地开
眉眼、绘五官,而后赋彩、涂明油。涂明油是过去扑灰年画
人物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是高密艺人的独创,肉
质感强烈,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