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阶级,便有了
官民之别,他们相互依存,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无法分割的。他们各自的艺术自然也是相互联系的。一般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是艺术的创造者。在封建专制社会中,统治阶级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支配着社会,对下层劳动群众所
创作的民间艺术也毫不例外地要按他们的审美意识加以改造而用之。在
先秦,许多民谣被收入《
诗经》。汉魏乐府也是民歌,唐代发展成了文人诗体新乐府。唐代流行于民间的词,到了宋代也便不只是民间的东西了。……绘画也是如此,
先秦它是小人“百工”之事,汉代张衡、蔡邕参与绘事以后,到了南齐谢赫便有“伤于师工,乏其士体”(《历代名画记》)的评论。这就是说,由于上层文人开始作画,民间绘画又被分离出来。作为统治阶级,他们生活条件优越,又能受到教育,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有能力也有时间,从民间选取优秀的艺术形式,加工
提炼,形成艺术性更高的作品。但在这时
画工并没有受到歧视,一代画圣吴道子本来也是孤贫的
画工,召入禁中才结束了浪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