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婆”之名始见于元代李京《云南志略》。该书《诸夷风俗·罗罗》说:“有病不识医药,惟用男巫,号曰大奚婆,以鸡骨占验吉凶,酋长左右,斯须不可阙,事无巨细,皆决之。”明、清以来的文献多用此名,
明景泰《云南图经志·曲靖府》说:“土人称
巫师曰大奚婆,遇有一切大小事,怀疑莫能决者,辄请
巫师以鸡骨卜其吉凶。”
嘉靖《贵州通志·土民志》说:“水西罗罗者……信男巫,尊为鬼师,杀牛祭神,名曰做鬼。”“邦杩”、“
白马”、“必磨”等称则见于清代以来的记录。道光《云南通志·爨蛮》载:“巫号大觋皤或曰邦祃,或曰
白马。”
民国《新平县志·民族》云:“
白马,左手执书,右手摇铃,患病之家,多有延至道旁念祷驱鬼疫者。”
民国《昭通县志稿》卷六谓:“(夷)有白末能识夷家,读夷语,凡其族婚葬,应延其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