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锦中的
蛙纹饰除了反映壮民族的稻作文化之外,还反映了壮民族源远流长的
生殖崇拜观念。如我们经常见到的孕蛙图是壮族
蛙纹生殖崇拜的
典型。从这一方面看,壮民族蛙
图腾的产生是其先民原始
生殖崇拜的结果。如辛立先生所云:“蛙类代表着女性的生殖象征。蛙的大腹,象征着母性怀孕的状态;蛙卵的繁多,更为那些期盼众
多子嗣的人们所倾羡。”铜鼓
纹饰上有“累蹲蛙”的图形,一只大
青蛙的背上驮着一只小
青蛙。如前文提到的《岭外代答》中亦记载铜鼓
纹饰上有一只大
蟾蜍驮着一只小
蟾蜍的
纹饰。关于这种“累蹲蛙”
纹饰的内涵,蒋廷瑜先生有独特的看法:“还应该指出的是,那些累蹲蛙应是繁衍的象征。
青蛙有雌雄之分,雌蛙身体较大,行动缓慢,雄蛙身体较小,行动活泼。每年春夏之交是
青蛙的生殖时期,人们可以在近水边的草丛中看到雄蛙覆在雌蛙的背上,用
前肢紧紧抱住雌蛙。这是产卵排精的行为。古人对此已有所观察和领悟,把它们的形象铸在鼓面上。下面的大蛙应是雌蛙,上面的小蛙应是雄蛙。蛙是
多子的
动物,雌雄抱对,象征着生命的繁衍。”可见,
壮锦中
蛙纹的象征意义非常丰富,反映了壮民族的稻作文化、
图腾崇拜,特别是
生殖崇拜观念。
蛙纹饰在壮族人民心中已经成为一种代表其民族文化的特殊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