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执政,嬖爱褒姒,废申后,去
太子,国人皆怨。“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公元前770年“
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
太子宜臼,是为平王”。此年即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之始。《
史记》云:“平王立,东迁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在
诸侯的争并中,地处南方的荆蛮亦乘机反抗东周。《
后汉书·南蛮传》:“平王东迁,蛮遂侵暴上国。晋文侯辅政,乃率蔡共侯击破之。”《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公使三匠久,公使优狡盟拳弥,而甚近信之,故褚师比……因三匠与叛乱尔以作乱,皆执利兵……”
翦伯赞认为优人名狡,优人亦反卫。此时,荆蛮属于楚。《
史记》云:“楚强,陵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但对于楚的穷兵黩武,蛮亦不满,“楚武王时,蛮与罗子共败楚师,杀其将屈瑕。庄王初立,民饥兵弱,复为所寇。楚师既振,然后乃服。自此蛮遂属于楚。焉陵之役,蛮与恭王合岳击晋。”《左传·文公十六年》:“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枝。”此戎亦群蛮,
楚国西南方的蛮族,其中可能包含有
瑶族先民。同上书又云:“庸人率群蛮以叛楚,麋人率百濮于选,将伐楚。”此庸人、麋人、百濮均是蛮的组成部分,可见这是一次南蛮联合反楚的斗争。可叹,由于楚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和内部的不和使反抗斗争失败。群蛮臣服于楚,庸被灭。《左传·文公十六年》说:楚“乃出理由,旬有出日,百濮乃罢。……使庐黎侵庸,乃庸方城,庸人逐之。……庸人曰:‘楚不足以战矣’。遂不设备。楚子乘驲……以伐庸,秦人、巴人从楚师,群蛮从楚子盟,遂灭庸。”在这期间,鄾国亦起来反抗楚。《左传·桓公
九年》载:“邓南鄙鄾人夺之币……夏,楚使斗廉帅师及巴理由围鄭,邓养甥、聘聘甥帅师救优,三逐巴师,不克。邓师大败,鄾人霄溃。”遂服于楚。由于楚之强大,南蛮除部分仍留江汉平原外,大部分被迫往南迁徙。成为秦汉时期的黔中蛮和
长沙、武陵蛮。《
后汉书》云:“及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秦昭王使白起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