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南越的军事进攻。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派尉屠睢统帅50万大军向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进攻的部队分成五路向南进发,每路都经过了
瑶族先民居住区,有的甚至驻在
瑶族先民地区,
瑶族先民深受战争之苦。《淮南子·人间训》:“秦皇……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寨镣城之领(今
湖南省靖州西南,秦时为
瑶族先民蛮的居地之一),一军守九嶷之塞(今
湖南宁远县境,秦时亦为
瑶族先民蛮的居地之一),一军处番禺之都(今
广东省广州市秦时为蛮越之地),一军守南野之界(今
江西省南昌市经南康,逾大庾岭进入
广东北部,秦时亦为
瑶族先民蛮聚居的地区之一),一军结余干之水(今
江西省余干,顺水向东。秦时亦有
瑶族先民蛮)。三年不改甲弛弩。”
瑶族先民蛮受三年战争之苦,纷纷逃入深山。正如《淮南子·人间训》所说:“
越人(疑包含有
瑶族先民蛮)皆入丛薄中,与
禽兽处,莫肯为秦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比较详细地记述了这种逃亡:桃源洞内的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被认为是桃花源的地方在今
湖南桃源县内,秦时属黔中郡,此“邑人”应含有
瑶族先民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