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从语言方面考察。
樊绰在《蛮书》中记载着16个白蛮语汇和6个东爨乌蛮语汇。马
长寿据此对剑川白族语言和巍山彝族语言作过一番调查,并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总的说来,唐代的白蛮语就是
今日的白族语,唐代的东爨乌蛮语就是
今日的彝族语”。这无疑为南诏王室彝族说提供一定证明。此外,前面提到的“蒙舍”一词与
今日巍山彝族“迷撒”的对音关系也可用来探讨古今民族的族属关系。作
地名用语,在一个民族中是比较稳定的,因而保留得也最长久。“蒙舍”是
今日巍山彝族的一个古老词汇。巍山彝族对于蒙舍王城所在地“㟌[山于]图山”的称呼是 ,意为“细奴王居住的所在”,这又是一条较有力的佐证。20世纪80年代,巍山彝族
回族自治县开展的
地名普查工作表明,当地以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的
地名,绝大多数属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