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解决了达标县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电问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恭城就掀起兴修水利、建设小水电热潮,各族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劈山开石,斩水截流,建成了以兰洞、峻山水电站为骨干的100多座小水电站,库区200多户
瑶族同胞献出了自己的山林
田园,迁徙外地,重建家园。在长期的水电建设中,各族人民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团结凝聚力,建立了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和兄弟情谊。到1998年年底,全县的小水电装机容量达2.17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86.7万千瓦时,农村通电率达98%,保证了全县工农业生产用电,1986年提前成为全国第一批农村电气化达标县。目前一个库容量5060万立方米、装机容量8000千瓦的刘家洞水电站已动工兴建。又如,连南
瑶族自治县大力开发、发展以小水电为主的能源建设。到1998年年底,全县由1953年的零,建成调节水库6座,总库容4050万立方米,电站总数168座,总装机容量11.58万千瓦。其中已
投产电站159座,总装机容量10.57万千瓦,分别比1978年增长3.7倍和10.3倍。全年发电量3.7亿千瓦时,小水电总收入1.02亿元,比1978年增长52.6倍,利税收入占县级财政60%以上,成为自治县第一大
支柱产业。同时,不断加快电网建设,全县有110千瓦变电站3座,主变容13.9万千伏安,110千伏输电线路5条,总长126千米,35千伏输电线路339千米,以及一大批低压配网,形成小水电建设“发、供、送”配套成龙的良好局面。全县所有镇(乡)、村委会都通了电,农户用电率达92.46%。连山壮族
瑶族自治县为加快速度开发丰富的水电资源,采取国有、集体、股份、私人承包几个轮子一起转,仅2000年年底到2002年7
月份,就新上小水电站77座,新增装机容量3.52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