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水族古文字是在秦代的时候与古华夏文字分道扬镳的。那么,
先秦文字,是否有
书法意味呢?在秦以前
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精神就已经基本孕育成熟,只不过没有提“
书法”二字而已。易学精髓、儒家思想、道家意识和法家文化在
先秦就充分体现出来。它们对文字的书写已有潜在的文化渗透。宗白华先生在他的《
中国书法里的
美学思想》一文中说:“我们要
窥视中国书法里章法、布白的美,探寻它的秘密,首先要从铜器
铭文入手。”从
甲骨文到石鼓文和铜器
铭文时期,是神文化与人文化
交织发展的时期,而神本意识、所体现在金石上的文字,为后来的
书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姜澄清先生在《
中国书法思想史》上说:“从
书法意义上说,凡刻铸于器物上的文字,一定要助于美观,这便是最早的
书法审美观念的萌发。”我们从
金文中的“毛公鼎”、“散氏盘”、“大盂盘”和石文的“石鼓文”等作品上观察,就可看出
笔法与
字体上严整、端肃与虔诚的格调和效果。其他大量的铜器
铭文,无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