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苟是大藤峡附近罗渌峒田头村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
瑶族农民家庭。
正统七年(1442年),浔州
瑶族蓝受二、侯大苟等人以
石门为根据地,联络大信等地的“山老、山丁”数百人进行反抗活动。千户潘智诱捕蓝受二,“上命即彼斩之,枭首示众”。侯大苟率领余部转战于大藤峡山中。
正统十年(1445年),侯大苟率
起义军攻打梧州,
明王朝朝野震动。
广西总兵官率兵前来围剿,七百余名义军血染梧州城下。侯大苟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将三千义军化整为零,分成五十余股,每股三四十人或五六十人,转战于大藤峡一带,不到一年时间,队伍壮大到一万余人。
起义军四面出击,先后占领
柳州、梧州、浔州三府十余州县,出兵
广东、
湖南,陷化州、泷水,破电白、德庆。两广
监察御史王朝远亦无可奈何地说:“
广西流贼越过
广东界,十郡疆域残毁过半,
田亩荒芜,遗骸遍野,余民无几,道路几无行人。兵力衰微,民情惶恐。今贼徒日益延蔓,过
广东者已至
江西,在
广西者又越
湖广。虽两广各有总兵欧信、范信,
巡抚都御史吴祯等官,但地广贼多,力不能支。”
天顺五年(1461年),
明王朝命颜彪佩征南将军印,充任两广总兵官,调集
湖广、
贵州、
南京、
浙江、
江西、
直隶、九江等地
官兵,
会同两广副总兵欧信、范信所部
官兵数万人,向大藤峡大举进犯,屠杀无辜百姓三千二百余人,烧毁民房一万七千余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