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在一片保护声中,许多“伪
民俗”、“伪民间艺术”应运而生,而这些“伪”品从形式上完全模仿真正的民间艺术,行外人士很难了解真相。王树村先生在写给艺术研究院王文章院长的一封信中,指出了当今真伪文化遗产的鱼龙混杂局面。他说:“在‘
申遗’热浪中,年画、
剪纸、艺匠技法等项目,出现了空前繁闹局面。书市上也有许多年画书出现,遗憾的是皆貌似抢救文化遗产,但都是些并非值得抢救的内容,因这些书多是‘抢购’年画摊上的新翻刻者,或美其名曰‘珍藏本’,或冠以‘即将消逝的民艺'……混淆了
申遗的真相。”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投入很大财力和精力保护的很可能是“假
民俗”,从研究来讲,其对“第二个方向”研究的基础构成致命的打击,因为其所根据的
图像便是“伪”的、“假”的。所以保护和欣赏真正的民间艺术,让那些真正的民间艺术
散发光彩,首先需要认识真正的民间艺术。这是保护的基础。而采取的方法就是从
美术的角度出发,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