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来说,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的确呈现着一幅规模宏大、成分复杂,即有融合、又有分化的历史长卷。
中国各民族所在的地域,大体可以分成北部草原地区、东北角的高山森林区、西南角的青藏高原、曾被拉铁摩尔所称的“内部
边疆”,即我所说的藏彝走廊,然后是云贵高原、南岭走廊、沿海地区和岛屿及
中原地区。这是全国这个
棋盘的格局,我们必须从这个
棋盘上的演变来看各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从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来着,各族人民流动的总趋势是北方民族的南下或西进,
中原民族的向南,沿海民族的入海或南北分移,向南移的又向西越出现在的国境。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就是在这种迁徙变动中,逐渐融合许多古代民族而逐渐形成的。从金、元时代逐渐把
中原地区的人称为
汉人以来,汉作为民族名称使用了至少已有一千年的历史(在此以前,曾被称作“唐人”)。但是这个包括了历史上的许多民族成分的汉族,究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由多少集团凝聚而成的具体经过和具体情况,我们却不甚了然。要对这十亿人口的来龙去脉作一个详细的调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