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铁业是明清时期
佛山的
支柱产业,带动了
佛山众多制造行业的共同发展。但是
佛山冶铁业的真正贡献却是对中华
铸造文明的传承和支撑。人类从史前时代进入文明时代,是以
金属的发现、
金属工具的制作使用为标志的。只有对冶金术的规律性把握和持续控制的技能,人类才能从自在走向自为。世界文明史上,古
埃及、古巴比伦、
古印度和古
中国,是四大
铸造文明古国,也是东方
铸造文明的
典型代表。他们以其先进的
铸造技术成为所在区域的核心国家,并依靠
铸造技术优势与周边国家进行交流或挑战。
中国在夏代开始进入
青铜时代,史载“夏禹铸九鼎,九牧贡九金”。
铸造技术支撑了礼仪大国的呈现,西周
铸造的大型礼器作为镇国之宝,把礼仪文字和刑法文字铸在鼎上,形成了中华独特的
铸造文明。
中国在战国时期进人铁器时代,锐利的刀剑和犁耙、高大的铁塔和钟鼎,每一件铸铁品,都记录了华夏文明的历程。西汉时
中国的生铁冶铸技术传到
中亚地区,东汉三国时
中国的刀剑传到
日本并发展为
倭刀锻造技术。
日本、
越南的铸钟、铸镜、失蜡法、生铁冶铸等
技艺也是从
中国传入的。正如
华觉明先生所指出:“
中国以生铁
铸造为基础的整个钢铁生产,产生了焕发异彩的钢铁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
青铜礼器制作和
两千年的铁水长流,均为
中国所独有。所以说,
中国的文明是铜和铁浇灌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