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为东夷人
创造的文化,已是
学术界的共识。这几个文化在时间上相互衔接,每一个文化都代表了夷人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由于这一地区空间范围很大,新石器时代时间跨越近万年,史前时期活动在这一地区的夷人
氏族、部落应当不少。假如龙山文化及其以前的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是一个大的人们共同体先后相继的文化遗存,则这个大的人们共同体内还包含若干较小的人们共同体。早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形成的膠东区、膠莱区、鲁西北区、鲁中区不同区域文化上的差异,为龙山文化及其后岳石文化所保存,就表明了众多小人们共同体的存在。根据古史传说,东夷的部落主要是太昊和少昊,号称两昊集团。以少昊为例,史载少昊“邑于穷桑”,即今
山东曲阜附近。但少昊集团活动范围不仅限于曲阜,而可能遍及
山东各地。《左传·昭公
十七年》记少昊后裔邳子的话说:“我
高祖少昊挚之立地,
凤鸟适至,故纪于鸟,因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瞗鸠氏司马也,鸣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雉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表面看来,这是一个相当完备的
职官系统,其实反映了少昊氏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族系,其中包含着许多以不同鸟为图腾的
氏族、胞族乃至部落。《诗·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人可能就是鄭子说的“司分者也”的“玄鸟氏”。至于居于陈(今河南淮阳附近)的太昊氏,“以龙纪”,“龙师而龙名”,也当有不少的
氏族、胞族乃至部落。
瑶族先民九黎加入少昊氏部落集团,其活动范围似应在冀、鲁、豫交界地区。盘瓠部落与商人关系密切,活动在豫西北、鲁东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