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纹很早就出现在
中国丝绸的图案中,经五代至宋,
龙纹造型进一步规范,并更趋于
华美。同时作为封建
皇权的化身和御用
纹样,
龙纹作为
丝绸图案的规定越来越严格,据南宋洪迈《容斋五笔》记载:“(北宋)
崇宁间,中使持御劄至
成都,令转运司织戏龙罗二千,绣旗五百,副使何常奏:‘旗者,军国之用,敢不奉诏。戏龙罗唯供
御服,日衣一匹,岁不过三百有奇,今乃数倍,无益也。’诏奖其言,为减四之三。”可见戏龙罗是专供
皇帝御服所用的。
辽宋时期的
织物,如长干寺地宫出土
印金千秋万岁
团龙中的
龙纹,其形体已演变为粗体细尾的蛇蟒形,至尾部逐渐变细,脖子部分也较细,在造型上
表现出一种威严的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