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把3-5根
白色丝线用纺线机纺成一根粗的
白色绣线。根据马尾毛的粗细,选择2-4根马尾毛作为内芯。用纺好的
白线围绕马尾进行
螺旋式缠绕,不停的用手卷搓,搓成像低音琴弦的
白色马尾线。由于马尾毛的长度不一,所以在完成了一定长度的马尾毛时,需要对马尾毛进行长度的补充。主要遵循的原则是缺几补几,缺哪补哪。即如果其中一根即将用尽,就在还剩2-3厘米长度的位置处添加一根新马尾。一般人们一开始会选择长度不一的几根马尾,这样可避免同时接数根马尾,而造成衔接部分粗大,容易拉断等现象。制成后的马尾线会自然下垂,为防止其接触地面而弄脏,村民会将做好的马尾线盘成小圈,用夹子夹住放至身边的篮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