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虽山”作为水族在邕江流域的定居之地,是产生水族原始稻作农业的地方,也是水族先民由北进入百越地区,然后向黔桂边境迁徙之前,在
广西的最后定居之地。离开“岜虽山”之后,水族社会开始从骆越的母体中分离出来,逐渐向单一民族发展。陆铎公的神灵伴随水族先民定居“岜虽山”。陆铎公是水族社会共同的
男性始祖,作为水族社会最大的
男性神灵,陆铎公是《水书》的创造者,是水族
宗教的最大祭司而演化为全民族的保护神。水族的水书先生和鬼师在进行
宗教祭仪之时,要从
燕子洞口,
蝙蝠洞坎迎请陆铎公来受祭,有许多鬼神仍要到
广西“岜虽山”去请来,这其中就包括陆铎公,在祭仪结束之后,这些鬼神还会被一一“送归”岜虽山。很显然,长期以来,岜虽山一直被认为是水族
祖先南迁之后的定居之地。与汉族的鲁班传说一样,陆铎公也是水族观念中的房屋缔造者。今天,水族人民建房(木结构的干栏房)时掌墨
师傅(大
师傅)仍要请陆铎公保佑和监工。这是《水书》发展到晚期,陆铎公的职能不断增加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