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桃花坞
木刻年画小组扩大为合作社。
创作设计人员有凌虚、
杨云清、徐云,
刻工有叶金生、
许良甫、
徐国良、许泉林;印工有魏阿毛、房志达、谭土林等人。1961年各工种又招收了28名学徒。1963年春,合作社由桃花坞大街迁至西中市,“
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共有七十余人。1959至1963年先后
创作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风貌的新年画,如《
苏州新貌》、《
吉庆有余》、《
虎丘图》、《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洪福齐天》、《春牛图》和《万寿无疆》等。1962年12月至1963年1月,
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联合
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内的桃花坞
木刻年画研究组组成调查组,赴
苏北、浙西和
皖南一带的11个城乡,举行了17次桃花坞新旧年画的观摩、展出及销售活动,召开15次
座谈会,在传统销售地区进行调查访问,搜集到493张珍贵年画资料,并证实东台、
南通、
泰兴,甚至
皖南生产的年画都是清同光年间由
苏州木版年画衍生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