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蝴蝶妈妈的由来。苗族人对
蝴蝶花纹的喜爱,缘于古代的图腾崇拜。苗族的先民古代本来居住在
江淮一带,那里
江湖密布,河道纵横,而且枫木遍生,
彩蝶飞舞。在这种环境下,出于原始的心理,先民们对繁盛的枫木和
彩蝶产生了求同认亲和崇拜的意识。他们对枫木和
蝴蝶进行了极具功利性的美化,并强调自身与它们有着血缘关系。苗族的先民认为,枫木变成了
蝴蝶,
蝴蝶又生出了人类的
祖先姜央,然后才有苗族。所以,
蝴蝶也是苗族先民心目中的母亲。2“蝴”与“福”的
谐音表意。
蝴蝶的“蝴”与“福”
谐音,
蝴蝶被视为福、富的象征。绘画或携刻五只
蝴蝶围绕一个图案化的“寿”字,称“
五福捧寿”。此类
蝴蝶有些形似
蝙蝠,有的即为
蝙蝠,将
蝙蝠作为“福”意使用。3.“蝴”与“胡”。
蝴蝶可以入药,有延年益寿之功效,所以,
蝴蝶又含有寿意。而苗族村民则认为,
蝴蝶、
蝙蝠及胡子,均有“胡”音,可寄托对长命百岁的期盼。对于
男性村民来说,
年纪大者胡子长,胡子乃
长寿之标志。历史上,苗族同胞备受战乱、迁徙折磨,人口急剧减少,在悲惨的年代,苗族同胞为了民族的生存,渴望迅速添丁,而
蝴蝶产卵多,繁殖快,又是
生殖崇拜的理想对象。至今,苗族人民对
蝴蝶仍有深深的崇敬之意,在苗族的服饰中,
蝴蝶双飞的
美丽花纹极为常见,而在苗族的
刺绣、
蜡染等工艺品中,
蝴蝶形象也是最常见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