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基本介绍
概述
在我们的认同与区分经验中,我们能很清楚地辨别“家族”、“地域”与“族群”等认同,我们属于
王姓
家族或李姓家族,我们是
台北人
或
成都
人,我们是“
外省人
”或“客家人”。通常我们都不会将
亲属
、同宗、
邻里
、同乡等人群认同与民族或族群认同相混淆。我们不会说,我们
王家
这民族,或我们
台北人
这民族。甚至我们有时还分得清民族与族群,因此我们不说“
外省人
这民族”。然而,在许多羌族
村寨
居民的观念中却非如此。我举个例子。我先前曾提到
茂县
黑虎
的“
黑虎五族
”,五族中的“
蔼紫关
”又分三个小队;其中的二小队中,又寿
王氏寨
、
白石
寨、
和尚村
、上村、
板凳寨
等。以下是一位
王氏寨
的人对“民族”的看法:
-《羌在汉藏之间》王明珂
概述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此种
村寨
聚落。
岷江
流经
松潘
的
镇江关
时,一条支流
热务河
从西方汇入。这条支流所流经的沟,前段称作
小姓沟
,后段为
红土
区或称
热务沟
。
小姓沟
中又有几条支流汇入
热务河
,其中一条是
埃溪
。
埃溪
所流经的沟,称
埃溪
沟或
埃期沟
。这条小沟中只有一个村,
埃期
村。村中有三个
寨子
,分别称为一组、二组、三组。有些较深长的沟中,
村寨
结构就复杂多了。如
茂县
的
黑虎沟
,目前分为四个大队:一大队“二根米”、二大队“
蔼紫关
”、三大队“
耕读百吉
”、四大队“爬地五坡”。在当地人观念中,一大队又分为“二根米”与“
鹰嘴河台
”,与其他几个大队共称“
黑虎五族
”。每一大队中又分几个小队,每一小队中又包括几个
寨子
。如,二大队“
蔼紫关
”分为三个小队,其中的二小队中又有
王氏寨
、
白石
寨、
和尚村
、上村、
板凳寨
等等。在后面我将进一步说明,在这样的
村寨
结构中人们的经济生活以及相关的资源分配与竞争体系。
-《羌在汉藏之间》王明珂
概述
我们高头叫
王氏寨
,也是我们
蔼紫关
的主要民族。所以说,
王氏寨
也就是
蔼紫关
取的名字。也就是过去,
端公
村、
和尚村
、
白石
村;我们
王氏寨
就是
蔼紫关
总称。
王氏寨
这一族,
王家
人原来很多,原有二十四家人:“板得甲”为首十二家,“北杂”十二家人——挨到
王氏寨
的,他们也姓王。他们
很早
以前,四五代以前都是一个族。一个
氏族
,就像两
弟兄
分家一样。这个族,是
蔼紫关
这个村的主要民族……这边十二家,那边十二家,一家一家地病,二十四家人病死得只剩两家。一边剩一家,我们“板得甲”剩一家。最后这两家人生活比较脑火(按:脑火,困难之意),我们还剩一家,那边只剩一个独根。我们就把“北杂”那一家,现在还在,把他喊来……一起住。这个族,在
蔼紫关
主要是他们。
-《羌在汉藏之间》王明珂
概述
我们可以细细体会这一段口述。在这段口述中,可能让我们感到讶异的是,这个只有两家人的人群也自认为是一个“族”,或自称是“
蔼紫关
”的主要“民族”。这并非由于这位黑虎老人的“
汉话
”说不好;在他父祖那一辈时,许多人便能说
汉话
,甚至已能读
汉文
古籍
了。我们该思考的是,我们的“讶异”从何而来。
-《羌在汉藏之间》王明珂
更多
收缩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