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玛音神体(神偶)在历史发展中,又逐渐分出有男女性别。据老萨满追忆,最早的神偶,只有人形,不分性别。从萨满神谕中可以看出,大约到了
辽金以后,
萨满教神偶男女性别都很清晰地区别出来了。一般女性神偶居多,多用尖型头顶(或称
柳叶头)代表女性
神祇;平型头顶(或称方头)代表
男性神祇。亦有些神偶,用脖颈部围一块“▲”型符号,代表女性,象征女阴。
男性则不围,或者以“—”线型代替,象征男阳。男女性别差异偶像的产生与增多,说明了
氏族的生产发展,子嗣与生育等企望成为
氏族部落的又一重要
宗教内容。这些偶体的制作,也必须经过血润,才能被认为能孕生灵性,才能成为保护人丁兴旺、母婴康泰的保护神。而且。制作男女双对神偶,据《吴氏我射库祭谱》中介绍,多在
初春时血取黄羊、雄鹿、雄犴、刺猬等,血取其皮,制作男女对偶神。上述
动物传讲生殖能力最强最速,而且制成偶体用本
动物血汁浸泡数日,其皮色血润殷红闪亮透明后,才裁制成皮,然后再缝制男女皮人。据传供祭此神,并兼吃这些
动物的血糕,安胎壮子。满族等北方诸民族除萨满供祭此神外,一般家家都供祭血皮人数对,并于春秋两季
狩猎麋鹿,制血糕、晒乾胎等,边当荼饮边祈祷生育吉顺如意。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原为萨满主宰的
宗教偶像,逐渐变成
氏族家祭中的崇拜物。不少神圣的偶像,走到了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