脤饰,也是人体装饰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包括衣服与饰物。在最早的时候,先民们可能身上披着
兽皮或
树叶,正如《五经要义》所说的:“太古之时,未有布帛,食兽肉而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随着
图腾观念的产生,人们便把
图腾物移到服饰上去,以示亲近与崇拜的感情。比如,
羽衣、
羽冠的出现,就是壮族先人崇拜鸟
图腾在服装艺术上的一种
表现。直至明清时代,仍然盛行以鸟的
羽毛,或
鸡毛、
鹅毛为装饰物。清嘉庆间修的《
广西通志》卷二七八有云:“上林壮……女……戴竹笠,衣缀
鹅毛为饰。”同
书卷三七九写道:“怀远(今三江侗族自治县)永吉、三峒等村皆伶人……男首插白雉尾。”又:“侗人……
椎髻插雉尾。”至于在
壮锦、
蜡染、布贴之类的饰物中画上或绣上鸟、
凤凰之类的
图像或图案就更普遍了。壮族妇女所崇尚的簪环手饰,多用银质,或打造成
花鸟虫鱼的形象。也许穿戴这些饰物的人,已不大清楚这些
图像的含义了,但它们是
远古图腾崇拜物的投影,却是无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