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
碉楼空间内外形态跟其分布地区直接相关,大致分为
茂县、
杂谷脑河下游、
羌峰地区三类。
茂县地区以
黑虎、
三龙、
曲谷、
白溪、洼底、
维城等乡为羌族
碉楼最具原始特点地区。平面有四、六、
八角多形,还有多至十三角的。内或圆或方或六边、八边,内外均有收分。顶部为平顶,通体成锥体,边长3至6米不等。全为石砌,通高在20米上下,底墙厚0.7-1米。分公共、
隘口、私家
碉楼多类。内部全为墙体承重木构分层空间,多者13层,少者3-4层,有圆木锯状楼梯上下。外观雄浑
古朴,坚固沉稳。外墙面多以凹面内收弧线形成锥状“乾棱子”造型,是适应地震多发区的独特构造。现存的
羌碉经受了1933年
叠溪7.5级大地震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