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室南渡后,江浙一带人民对
钟馗、门神、
纸马等需要量不断增多。新年时,除了一部分
画工绘刻门神等年画外,
纸马铺也
刷印年画以供市民所需。据
吴自牧《梦粱录》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
纸马铺印
钟馗、财马、回头马等,馈与主顾。”又:“杭都风俗,自
初一至
端午,家家买桃、柳……五色瘟纸,当门供养。”这里所说的“五色瘟纸”,料是早期
纸马中印有“瘟司众圣”、“五瘟使者”等彩纸印的
图像,
端午过后则焚化之。自古
民俗中,农历五月被视作“毒月”,因天气转热,时疫流行,至今此类
纸马仍有存世者。两宋时期
雕印较多的是门神、
钟馗、桃符之类的逐邪辟凶之题材,其次则是《尊胜目连经》等
纸马。近年
苏州瑞光寺塔出土的
梵文《陀罗尼经咒》,可证
苏州刻印
纸马艺术之水平及其历史年代之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