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基本介绍
概述
此外,羌族“
挂红
”礼仪也是
羌人
以
红色
为美的体现,“
挂红
”使受挂人感到置身于团结、喜庆、
祥和
、欢乐的氛围之中。“
挂红
”是羌族的最高礼仪,适用于
羌人
认为比较重要且适合的场合。
羌人
最初“
挂红
”的习俗源自于欢迎远征凯旋的
将士
的仪式,具有感谢、慰问的含义。之后,随着社会的进步,“
挂红
”逐渐被应用到更多的日常生活当中,“
挂红
”的对象包括:应邀的外来
贵宾
(其礼仪类似于藏族的敬献“哈达”),
族人
所信奉崇敬的神像,地方
头领
、
部族
中有威望权势的人,结婚时的新郎、
新娘
等。羌族“
挂红
”时使用
红布
或
红丝绸
,过去使用的
红布
一般是长度在6尺以上的
红色
粗布
或者粗纱,现在则普遍使用
红丝绸
。“
挂红
”的方法遵循
男左女右
的成规,即给
男性
“
挂红
”时,
羌人
双手捧着一条长度约为200厘米的
红丝绸
来到客人面前,将
红丝绸
从其左肩斜挂于右胁下,在右胯骨附近松松地挽一个小结,余下的
红丝绸
则自然垂于右下方;给女性“
挂红
”时,则从其右肩斜挂于左胁下,在左胯骨附近挽一个小结,余下的
红丝绸
则自然垂于左下方,显得十分飘逸。在由
茂县
歌舞团演岀的大型歌舞《羌魂》中,充分
表现
了
羌人
对
红色
的喜爱与追求。在演岀结束时,由
演员
们在舞台上高举一块能覆盖全场观众的大
红绸
,并牵拉至整个观众席,观众伸手触摸
红绸
,寓意“
吉祥如意
”。
-《羌族服饰与羌族刺绣》钟茂兰、范欣、范朴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