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经过长期的迁徙,到隋唐时期,粤北地区就有一定数量的
瑶族先人居住。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永贞变法后贬到连州任
刺史时,曾写了题为《连州腊月观莫徭猎西山》的
诗篇,反映了连州地区
瑶族人民的生产片断。清道光阮元《
广东通志》卷二百三十五也有这样的记载:“王睃……永徽初(公元650年)为连州
刺史,民瑶安之。”由此可见,从隋唐以来,现在的连南地区,就已逐渐成为
瑶族的聚居区了。清代李调元的《南越笔记》和
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都有
广东瑶族来自湖南的说法。这与连南
瑶族民间传说和瑶经、族谱的记述是一致的,都说他们的
祖先来自湖南
长沙、道州、辰州等地。
瑶族在古歌和民间传说中叙述他们的
祖先“渡海”南迁,指的可能是渡过洞庭湖或沅水。如《洪水淹天》、《八排瑶的来源》等
神话传说,便是反映排瑶古代生活和民族来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