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有旗人和民人之分。民人主要是指汉族百姓,旗人主要是指编入八旗的兵丁及其家属。早在
努尔哈赤时期,就建立了
满洲八旗,到
皇太极时期,又建立了
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这样,清代旗人除了
满洲八旗旗人外,还包括编入八旗的
蒙古人和
汉人,他们被称为
蒙古八旗旗人和汉军八旗旗人。清代旗人享受国家特殊的待遇。但清代
满洲族专指
满洲八旗旗人,并不包括
蒙古八旗旗人和汉军八旗旗人。
清朝对旗人采取“优养”政策,旗人生下来就有
钱粮,他们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当兵打仗当差,关内的旗人还被禁止从事农业、
手工业及商业等经营活动。清代
满洲族又有新、旧
满洲之别。“新
满洲”满语称为“伊彻
满洲(ice Mauju)”,“旧
满洲”满语称为“佛
满洲(fe Manju)”。一般说来,清入关前,将
努尔哈赤时期编入
满洲八旗的旗人称为老
满洲,将
皇太极时期编入
满洲八旗的旗人称为新
满洲;清入关后,将清入关前编入
满洲八旗的旗人称为老
满洲,将清入关后编入
满洲八旗的旗人称为新
满洲。清代新
满洲还包括东北地区编入驻防八旗的赫哲、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费雅喀等族人,但这些民族是独立民族,不属于
满洲族。